工作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工作简报 >> 正文
《服务山东工作简报》〔2024〕第2期(总第40期)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30日 18:20    作者:邢齐轩    点击:[]

服务山东工作简报

 〔2024〕第2期(总第40期)


服务山东办公室、合作发展部        2024年10月9日

一、学校工作动态

校地合作

1.任友群会见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一行

6月26日,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在中心校区会见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一行会谈中,双方进一步提升合作层级、拓展服务范围,更好地服务苏州产业发展达成共识。

2.任友群参加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成立仪式

7月8日,由山东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三方共建的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在济南举行合作协议签署暨揭牌仪式。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新加坡交通部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蓝钦扬,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出席活动,共同见证合作协议签署,为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揭牌。研究院将依托中国-新加坡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大力推动两国国际科技合作和协同创新。

3.任友群李术才赴烟台深化校地合作

7月11日至12日,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校长李术才率团赴烟台市出席深化校地合作座谈会。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参加活动。在烟期间,山东大学开展了“访城(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召开山东大学在烟工作选调生座谈会,调研走访了万华化学、玲珑轮胎、杰瑞石油、航天科技513所等企业。

4.任友群率团赴深圳走访调研

7月17日至18日,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率团访问深圳,到鹏城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平安证券等单位走访调研,深化拓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校企协同、校际交流等领域合作,并看望在深校友代表。

5.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成立大会举行

7月24日,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成立大会在中心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文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栾宗涛;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校长李术才;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文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浩等出席大会。与会有关领导、专家共同为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卓越工程师学院旨在聚焦国家“卡脖子”难题,对接服务山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以组织机制创新为根本的工程硕博士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卓越工程师队伍。

6.任友群到苏州走访调研

8月6日,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到苏州走访调研,慰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陈子江团队,与枫彩集团董事长、苏州校友会会长、长三角校友会联盟常任主席王群力座谈交流,并到苏州研究院调研指导工作。

7.山东大学与甘肃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月14日,山东大学与甘肃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活动在兰州举行。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校长李术才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出席活动并见证协议签署。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签约仪式前有关领导共同为山东大学甘肃研究院揭牌。研究院将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矿业绿色转型,畜牧业绿色发展,新能源与生物科技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

8.山东大学西藏研究院成立揭牌暨西藏—山大深化合作座谈会举行

8月16日、18日,山东大学西藏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分别在林芝市和西藏大学举行。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校长李术才,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藏大学党委书记孙献忠,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郎福宽,林芝市政府市长巴塔等出席活动。与会有关领导共同为山东大学西藏研究院揭牌。研究院将围绕宇宙辐射研究与生态安全应用、现代生物改造及绿色生物制造、高原健康与工程保障医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灾害防护与智能建养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在藏期间,任友群一行与西藏农牧学院党委书记娄源冰会谈,并签署校际合作备忘录。

9.任友群李术才与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会谈

8月18日,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校长李术才在拉萨与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会谈。会谈中,双方就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多学科学术共同体和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深化医学领域、医药产业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

10.山东大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高峰论坛暨山东大学浪潮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举行

8月30日,山东大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高峰论坛暨山东大学浪潮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山东省副省长宋军继;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校长李术才等出席大会。与会有关领导、专家上台共同为山东大学浪潮人工智能学院揭牌。学院将围绕云装备、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聚焦人工智能等重点方向,打造“平台共建、人才共育、研发共促、成果共享”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新范式。

(二)校企合作

1.任友群会见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毕司东一行

7月17日,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会见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毕司东一行。会谈中,双方就人才培养、队伍交流、舆论引导、正面宣传等方面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2.山东大学与故宫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26日,山东大学与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举行战略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出席并见证本次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文化史研究、文物考古发掘、文化与科技融合等领域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平台建设。

3.任友群与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会谈

9月6日,山东大学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合作座谈会。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上,双方就聚焦核工业发展关键领域推动校企合作达成共识。

4.山东大学与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9月12日,山东大学与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湖南建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典维出席活动并见证协议签署。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智能建造、灾害防控、智慧运维等领域,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推动合作落地落实落细。

5.山东大学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4日,山东大学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智科公司董事长刘琴等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业务拓展、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打造工程大模型原创技术策源地、智慧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端工程软件产业高地。

(三)校际合作

1.山东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8日,山东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校长李术才,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全方位合作。

2.任友群会见重庆师范大学校长王国胤一行

7月17日,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会见重庆师范大学校长王国胤一行。会谈中,双方就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深化合作达成共识。

3.山东大学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8月15日,山东大学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校长李术才,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校长严纯华,甘肃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白江平等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师干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对口支援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

4.山东大学与西藏农牧学院合作座谈会举行

9月25日,山东大学与西藏农牧学院合作座谈会在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会见西藏农牧学院院长强巴央宗。座谈会上,双方就依托山东大学西藏研究院,支持西藏农牧学院新校区建设、学科优化、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二、校区及学院工作动态

6月12日至14日,青岛校区党工委副书记宋作标带队赴苏州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6月17日,考古学院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

6月19日,“海右人才驻济高校行”巡回宣讲活动首场宣讲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

6月19日,图书馆与超星集团举行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签约仪式。

6月20日,法学院与青岛海事法院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涉外法治建设座谈会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青岛校区举行。

6月21日,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校长马金旗、副校长杜旭宇一行来山东大学调研。

6月26日,山东大学与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签约。

7月2日,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副院长王明义一行到威海校区对接合作。

7月4日,河南省确山县委副书记、县长蒋贵印到访山东大学。

7月4日,威海校区与中国联通威海分公司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7月4日,山东大学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7月5日,政管学院一行赴潍坊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与潍坊市应急管理局、潍坊市消防救援支队进行座谈,签署合作协议并为实践基地揭牌。

7月5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行赴伊顿工业(济宁)有限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暨访企拓岗活动。

7月8日至10日,管理学院一行赴深圳开展访企拓岗和校友走访活动。

7月12日,山东大学与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合作协议签约活动在青岛市广播电视台举行。

7月12日至14日,集成电路学院一行赴无锡、苏州、南京三市开展“访城拓岗”专项行动。

7月13日,威海市副市长张善东一行到威海校区就深化威海市与学校合作共建,促进校地融合发展举行专题座谈。

7月16日,山东大学与山东省电子口岸有限公司举行“山东大学学生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7月17日,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宏伟一行访问苏州,推动校地合作。

7月19日,外国语学院与青岛三山集团、青岛万青集团、青岛七色光教育签署共建协议,建立“山东大学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

7月29日,药学院一行赴河南天方药业有限公司进行访企拓岗,推进交流合作。

8月7日至11日,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君松一行赴安徽省安庆市,开展“人才安庆行—山东大学走进安庆”活动。

8月9日至11日,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学院)一行赴鲁南制药集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8月12日,软件学院一行赴深圳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交流。

8月19日,集成电路学院一行赴深圳开展“访城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8月20日至21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行赴潍坊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8月22日至23日,经济学院一行赴北京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8月23日,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贾文涛带领团队到访山东大学并座谈交流。

8月26日至29日,生命科学学院一行赴江苏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8月28日,山东大学与招远市政府举行共建山东大学招远产业研究院签约活动。

8月28日,齐鲁交通学院一行赴徐州开展党建共建和访企拓岗行动。

8月30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行赴青岛四方思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暨访企拓岗活动。

9月5日,威海校区赴威海市科技局就进一步深化与威海市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学校与威海市新一轮共建签约工作举行专题座谈。

9月11日,山东大学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座谈会在中心校区举行。

三、典型案例

“金智谷”地方金融风险智慧治理创新平台

入选2024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典型案例

7月10日至11日,“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山东大学智慧国家治理实验室参与共建的青岛市“金智谷”地方金融风险智慧治理创新平台入选2024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典型案例。

(一)共建历程:从蓝图到现实的跨越

2020年8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建设“金智谷”服务保障全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2021年6月正式启动平台建设。2023年5月,山东大学与中共青岛市委政法委签订战略协议,依托“金智谷”平台合作共建山东大学智慧国家治理实验室,之后实验室整合校内专业力量,投入“金智谷”平台提档升级建设,聚焦地方金融风险数智治理和组织创新相关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攻关。

“金智谷”作为集数据、平台、团队、机制于一体的综合性治理体系,其核心在于大数据的深度应用与实战服务。该平台成功打破了行业壁垒,实现了多维度数据资源的无缝融合,构建起行政监管部门与政法机关间职能对接、工作协同、数据共享的新型防范机制,为金融犯罪的监测预警与深度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二)平台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实践

“金智谷”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略,分别构建可承载各类研判分析需求的开放式“金智谷”金融监测预警分析系统以及线下“金智谷”联合指挥中心两个基本载体,依托数据、平台、职能,打造线上线下两个阵地,以新技术、新模式赋能金融风险防控、金融犯罪打击以及金融产业发展。一方面,以技术团队支撑平台运行,发挥数据价值,挖掘发现风险线索。另一方面,青岛市委政法委牵头,印发涉众型经济违法犯罪防控处置维稳一体化工作机制,贯穿线索研判、核查定性、停业清退、刑事打击、处置维稳全过程,对风险线索进行落地核查,实现流程再造。

(三)丰硕成果:社会治理的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金智谷”平台已汇聚超过300亿条数据资源,构建了大数据处理、智能指标管理、开放动态建模等三大基础平台,并开发了金融监测综合预警、线索研判分析等五大核心应用。针对非法集资、传销等高风险领域,平台还设计了多个高效研判模型,显著提升了风险识别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在实战应用中,“金智谷”平台助力青岛市清理整治了400余家涉众型金融风险企业,成功清退投资群众7600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超过8亿元。同时,平台还促进了与行政职能部门的常态化协作,形成了“政法”与“行政”双向赋能、关口前移、行刑衔接的新模式,赢得了中央及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展望未来,山东大学智慧国家治理实验室将继续与青岛市政法委紧密合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汇聚优质资源,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推动地方金融风险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进程,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四、他山之石

西安交通大学:深化校地合作 服务地方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作为肩负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历史重任的西部高校,立足“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努力为西部地区,特别是为陕西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将人才合作作为深化校地合作的关键

西安交大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部署要求,结合陕西地方产业发展布局和人才需求,召开创新工程推进大会,依托创新港未来技术研究院、现代产业研究院、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等,激活基础科学发展创新源头,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与陕西11个市(区)联合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工作,与咸阳市签订人才合作与交流备忘录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组建西部智能电气综合性创新联合体等合作协议;与榆林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学校在科技、人才、教学、医疗等方面优势与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充分结合。依托中国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与地方政府共同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下简称“创新港”)建立了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截至目前已引进315位博士,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

(二)将建好用好人才平台作为服务发展重要手段

西安交大实施“6352”工程和“1121”模式,努力推动创新港成为陕西科技创新的新引擎、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新载体。深入开展“6352”工程。在“政、产、学、研、用、金”“六进”创新港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产业技术孵化器、未来技术孵化器和国际合作孵化器3个载体,营造良好政策生态、金融生态、服务生态、配套生态、知识产权交易生态5种生态环境,逐步形成创投和交易2个平台,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全方位为人才做好服务,让创新港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广阔天地。目前已有200余个研究院所、379个科研机构智库入驻创新港,引入龙头企业60余家。深入实施“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即“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学校与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引入金融资本、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建立大企业承载的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解决企业“卡脖子”难题,增强企业原创技术策源能力。

(三)将丰富合作方式作为服务发展依托

西安交大持续吸引陕西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在创新港创建研发基地,邀请企业带着需求、带着投资、带着管理来,实现“市场主体、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落地创新港,探索合作共管新模式。西安交大还加强与在陕西的大院大所合作,先后与华为西安研究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等院所围绕加快合作项目建设、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进行座谈交流,推动军转民、民参军的项目。近期已与陕投集团、陕西有色集团、陕西建工集团、陕西地电集团、陕汽控股、秦川机床、法士特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共建协议,在创新港研究中心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

西安交大将继续依托创新港平台力量,以引进人才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校地人才合作,深入推进“6352”工程和“1121”模式,不断丰富校地合作的形式内容,抓住发展机遇、谋求多方共赢、服务地方发展。


主送:校领导

抄送:全校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


下一条:《服务山东工作简报》〔2024〕第1期(总第39期)

关闭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明德楼B座816 邮编:250100
+86-531-88369767
hzfz@sdu.edu.cn
Copyright © 2019 山东大学服务山东办公室、合作发展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