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16强轮胎企业的掌门人中有这样一位“少帅”,他带领山东玲珑乘风破浪,扭转了一次次危机,闯过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市场激流,创造了无数奇迹。他就是王锋。
记者:刚刚有幸参加了您为母校的捐赠仪式,很受感动。在母校建校1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您捐资110万元支持母校发展,能谈谈您的想法吗?
王锋:母校110周年校庆就要到了,在这110年里母校经历了风风雨雨,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今日的领导班子和校董会上介绍的未来发展规划都让我们感到很振奋,我想做点什么来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能够被聘为山东大学校董,我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
记者:您这次与山大的合作主要涉及哪些领域?您希望取得什么效果?
王峰:山东大学具有科研和人才优势,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合作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合作空间。山东玲珑集团将会在化工原料、机电、高分子、营销、计算机软件开发以及医院等方面与山东大学开展合作。目前,玲珑集团正在和计算机系的老师开始软件开发方面的合作,已经进入了攻关阶段,与齐鲁医院的合作也在筹划中。此外,我们愿意吸收山大的优秀毕业生。校企双方合作协议的签署,必将形成人才、资源、科技共享与互动的新局面,也必将为玲珑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记者:您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在科技创新方面您是否与山大有合作计划?您认为大学生应怎样培养创新意识?
王峰:像是目前正在进行的软件开发就属于科技创新。在大学期间就应该培养起创新意识,学生应把自己的专业和企业相结合,与未来的工作相结合,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创新也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得到提升的,学生在进入工厂后最好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这样才会发现有很多知识是课本里学不到的,这是进入管理层一个必须的过渡阶段,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
记者:回顾在山大的学习生活对您事业的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您的管理理念、工作方法在大学时期是否已经萌芽?
王峰:我的大学生活与现在的大学生可能很不同。那时,自己能够自由安排的时间比较多,所以,除了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管理自己。当时我们班级学习氛围非常好,在这种气氛的带动下,我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大学期间我在图书馆无意中看到了一本书——《松下经营管理》,这是我真正接触的第一本管理学书籍,我还记得当时是线装的,繁体字,一共20多本,看着看着就入了迷,更加坚定自己要在管理方面下番功夫。在山大的求学经历为我以后踏入社会和进入企业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她教会我严谨的态度,独立的思考,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记者:您毕业至今,对山大的印象是否有所改变?您对母校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能否对在校生透露一下您成功的秘诀?
王峰:学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这是我从未想到的,但唯一不变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不敢妄谈成功,因为还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值得我们学习,我只能说,事在人为,只要下定决心,敢说敢做,艰苦奋斗,就一定会有收获。(学生记者 房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