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教泽学 合作共赢”,10月15日山东大学第一届校董会成立,台湾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莅临我校并当选为山东大学第一届校董会名誉主席。当日,我报记者就有关创新合作、自主创业等问题对郭先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所知道、了解的山大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有什么特点?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区别?
郭:对于这个问题,我主要有三个观点。第一,从山大的规模和历史来看,作为北方的一所高校,山大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务实、诚恳、实干是山东人的特色,山东人的特色也是山大的特色。但这是优点也是缺点,我们公司与山大的合作从2000年就开始了,在高科技材料研发领域的合作已经长达五年,山大富晶晶体研发中心就是我们集团捐资建立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山大光电子材料方面在中国具有领导地位,但是外界不了解,获得社会肯定不够,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山大历史悠久,他所做的贡献与所获得的荣誉有落差,这与学校务实的特点有关,外界对与山大科技的报道并不显著。第三,过去10年山大有很多学生进入我们集团,最近在烟台我们设立富士康分部,就吸纳了许多优秀的山大毕业生。山东人苦干实干,对于科技制造业来说山大培养的人才务实肯干,不好高骛远,兢兢业业。反而许多所谓的名校的学生不是我们想要的,山大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主科技研发水准。我觉得山大学生是我们公司在全世界科技竞争的重要资源。所以说,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大陆接受董事合作的原因。我相信,将来山大能够为公司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
记者:从白手起家到今天的台湾科技首富,您觉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郭: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主要的就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做出不同的计划。前二十年为钱而活,当然赚钱的途径必须合理、守法。我认为努力就会成功,金钱不代表一切,但是成功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接下来的二十年,为理想而活。现在我每个月只拿一元台币作为工资,而以各种方式把钱分给员工,还经常捐资助学、助残。人为钱工作容易疲劳,为理想工作会感觉幸福。我们公司现在在电子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而且还要进入文化领域,这就是个人理想。以往不管是经济不景气、油价上涨、9·11,还是非典等,公司都没有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巨大变动,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有理想。接下来就是为兴趣而活,为兴趣而工作永不倦怠,死而无憾。把理想与兴趣结合是最理想的阶段。前二十年为钱而活必须全力以赴,没有金钱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得不到更多的资源,理想就只能成为空谈。当有了金钱支配能力,才可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记者:在您上大学的时候,是否想过以后会对这个职业感兴趣?
郭:还是那句话,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机遇也很重要。我选择这条路,与当时台湾的环境有很大关系,那正是台湾私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另外,我认为世界要有创新的力量,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我持赞成乐观的态度。作为一个企业家,要认清历史,历史告诉人们未来,一个企业的年龄,要比一个人的年龄小得多,企业满十岁的概率最多只有35%,满二十岁的概率最多只有18%,满三十岁不超过10%,而到了五十岁,只能在3%以下了。一个创业家要认清自己的企业处于哪个阶段,我的企业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以后怎么样我也不敢讲,开始我都是摸石头过河,越走水越深,石头越不稳定,如履薄冰,掉下去就没有回头路,所以淹在水下有多少谁也看不到,看到的只有水上的成功者。
记者:您刚才提到世界要有创新的力量,据我所知,您的企业几经更名,名字中体现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请问您如何看待科技创新以及与山大在这方面的合作发展?
郭:我们企业最后改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精密工业,而现在有。我们原来是卖劳力的,而现在卖的是有效力的脑力。我们参与科技制造的竞争,现在我们所获得的专利数目是台湾第一,世界第八,在这方面山大非常合适与我们公司合作,我们已经有五年的合作经验,这次还要继续扩大合作。一种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的产生,要经历从实验室——商品化——市场化,山大在某些领域有很好的基础条件,在实现科技商品化、市场化方面我认为山大有很大的机会和实力,而且还有很优秀的校长。省委书记张高丽也时刻关注着山东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是山东的责任,也就是山大的责任。张高丽书记指出,要对山东产业结构与山大的科技含量进行整合,并谋求发展,这也是我们校董努力的方向。
记者:郭先生,网上说您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您能描述一下您的性格特点吗?
郭:我1950年出生于台湾,并在那里生长,但是我母亲是山东人。我从小由外婆带大,她是烟台人,所以我五岁以前说的是烟台话,这是不会忘记的(说了两句烟台话)。任何人都有个性,只是个性的属相不同,是温和还是刚硬。我的个性主要是山东人的个性,疾恶如仇,有话直说,这主要与家庭教育有关,这不是我能选择的,是环境所致。在创业中每走一步都等于要重新学习,只进不退,不怕困难,不认输。创业期间每走一步,都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就是万丈深渊,万劫不复。只能勇往直前,没有讲理由的权利。有句话说,失败者找理由,成功者找方法。打败自己的永远只能是自己。个性也要有后天的养成,在商场恶劣的环境中,要求我们必须求胜,求存,求进步,没有退缩的可能。
记者: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您所说的勇往直前?比如说,有人侮辱你的时候,你将如何对待?
郭:对于侮辱我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那要看这种侮辱是对我个人还是对我所代表的集团。如果是对于我个人的侮辱,我不会反击。因为对个人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可能要求一百个人都喜欢我,只要有五十个人喜欢我就足够了。但是如果有人对我的集团进行不客观、不正确的评价甚至别有用心的侮辱时,我必然反击,这是个原则问题。要有正义,只有这样所谓的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建立。我的观点,没有正义做支柱的和谐是和稀泥,有正义的和谐才是真和谐。
记者:您能谈一下您是怎样对待创业过程中的难关,又是如何对待大学生自主创业的?
郭: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机遇很重要。中国有句古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已经尽力,就没有遗憾了。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长辈所教的“失败是成功的妈妈”,成功一定要经历失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问题,一切都是轮回,重复。”每个人生存面临的环境都不一样,但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困难。每次我都告诉自己,一定要自信。而且,不要自以为很成功,人一旦认为已经成功,那就说明,他已经到达了颠峰,第二天醒来便要走下坡路了。要告诫自己,你永远不是最好的。走顺境每个人都会,难得的是要学会走逆境,也就是在失败中积累经验。我们是没有办法避免失败的,要学着面对失败,不要倒下。失败是下次成功的必然途径。
记者:您刚才提到要进军文化领域,请问您为何要做文化?您对文化产业化的设计和目标是什么?
郭:我们把文化当产业来经营,这并不是我们主要的赚钱来源。网络电视,无线电视,拍摄技术等都是我们富士康的专长。所以我们做文化不会离我们的主营产业太远,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另外,把文化当产业经营,也是为理想,我们现在有这个经济实力,那就是把中国文化输送到世界各地。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能够把自己的理想、兴趣相结合,我永不倦怠,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