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青岛农业大学(滕州)农村改革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隆重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李宝笃,省农业厅副巡视员褚瑞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伟,枣庄市委常委、副市长秦元祥,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董沂峰等领导出席成立大会。
李宝笃、褚瑞云、秦元祥、董沂峰共同为研究院揭牌,王伟与远义彬分别代表青岛农业大学和滕州市政府签订《共建农村改革发展研究院的合作协议》。
李宝笃在成立大会上简要介绍了青岛农业大学发展、办学情况及合作社学院学科优势后说,以青岛农大合作社学院为依托,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为平台,青岛农业大学和滕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农村改革发展研究院,这既是对我校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任,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李宝笃希望研究院凝心聚智、通力合作、整合资源、深入基层、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在理论和模式创新、定点试验与联合攻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型经营体系构建、“滕州模式”开发与总结等方面下功夫,深入解决好“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地种什么”等重大课题,在深入挖掘滕州和鲁南地区农村改革潜力、提升农村发展空间、践行“四化同步”路线、描绘“美丽乡村”宏伟蓝图征程上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李宝笃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在人才选派、机构设置、配套政策、课题申报及其它方面提供条件,全力办好青岛农业大学(滕州)农村改革发展研究院,全面致力于农村改革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董沂峰在讲话中代表滕州市委、市政府,向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说,青岛农业大学(滕州)农村改革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既能充分利用滕州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农村改革意愿强烈的优势,又能把青岛农业大学的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强力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我们相信通过校地双方的真诚合作,研究院一定能够充分发挥青岛农业大学的人才、智力、信息、科技成果和滕州农村综合改革、现代农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综合优势,为滕州现代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青岛农大合作社学院院长李中华表示,合作社学院将与滕州市农业局、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等合作伙伴亲密合作,在抓紧做好青岛农业大学(滕州)农村改革发展研究院章程的制订与2015年工作计划、完善机构的基础上,按照工作分工和计划进度开展考察、调研、培训、开发、推广和实践指导等活动;发挥科技、人才、信息和成果等优势,分产业在滕州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通过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双赢;整合国内外资源,在组织建设、模式开发、人才培养、品牌塑造、产业形成、工贸递进和招商引资等方面与滕州市通力合作,为打造全国农村改革示范县和鲁南农业现代化强县做出应有的贡献。
青岛农业大学(滕州)农村改革发展研究院是由我校和滕州市合作,以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为依托,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为平台,共同建立的一所研究院。其目的是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引领,通过定点实验、模式开发、联合攻关、以点带面和点面结合,开发和实践“滕州模式”,推动滕州市和鲁南地区农村经济健康、永续发展。
成立大会后,青岛农业大学(滕州)农村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李中华作了关于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专题报告。
会后,李宝笃与与会领导和嘉宾还深入到姜屯镇正德康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洪东村钢架弓棚马铃薯基地和滕州市土地流转服务大厅等农业农村改革现场进行了参观考察。
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滕州市直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人、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等400余人参加会议。